中级会员
 
威望- 0 点
贡献- 30 次
走币- 159 枚
|
燕山深处,天气渐暖。山上的杏花次第开放。
这里是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北山根村。从镇上到村里,有八九公里。崭新的柏油马路,将车程缩短到十来分钟。
北山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焕秋指着河滨一个身影对记者说:“瞧!这老郭又来看鸟来了。”
老郭全名郭瑞民,是北山根村党总支书记。他放下手里的望远镜,招呼着我们:“看到没,那大鸟,白色的那个。”
“这是苍鹭,我们这儿管它叫捞鱼鹳。这鸟啊,珍贵着呢!”老郭打开话匣子,“苍鹭是这几年才来的。现在河水水质好了,鱼多了,所以它们才来我们这儿安家。除了苍鹭,我还见过黑天鹅、鸳鸯、赤麻鸭。嘿!瞅着心里真舒服。”
河的两侧修建了整齐坚固的堤坝。“这条河叫金台子河,是潮河的支流。潮河是北京密云水库的两大入库河道之一,生态代价极为重要。这些年,在北京、河北两地政府协力推动下,潮河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这条堤坝就是北京出资兴建的,去年发洪流,管了大用了。”陈焕秋先容。
“你看这水多干净。”老郭接过话茬,“夏天风景最好,河水会涨起来,堤坝双方的花也都开了,那叫一个漂亮。”
五六年前,金台子河还不是这番情形。
“已往河双方随处都是垃圾,情况别提多差了。不但水质欠好,河双方的山也光秃秃的。做饭、取暖要生火,各人都去山上砍柴火,那山就跟剃了头似的。”老郭回想道。
北山根村村口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优雅的中式牌楼。穿过牌楼,是一条宽广的柏油路,路西边是健身广场,广场东北角是大舞台。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座小院,中式的院墙,白墙黑瓦。问起村民,都说村里这几年大变样。
“已往,遇上雨天,路上都是泥水。”70多岁的村民金凤侠快人快语,“现在来我们村,脚都沾不上泥。做饭也不烧煤和柴火了,改用电和煤气,取暖用上了氛围能。”
“山上柴火现在没人要,去一趟还嫌累呢!”陈焕秋跟金奶奶开起了玩笑。他接着说,这几年,北山根村情况变好,得益于政府的不少好政策。“从漂亮乡村创建到脱贫攻坚专项行动,从植树造林到河道整治,政府实实在在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。老百姓真真切切得了实惠,生态好了,人们的精气神更足了。”
“确实是这样。就拿护鸟来说,现在村民要是在地里发现受伤的珍稀鸟类,都会第一时间拨打林业局的电话。掩护生态,人人都能出份力!”老郭增补道。
从闲聊之中,看得出陈焕秋与老郭之间的默契。陈焕秋驻村7年,早已把北山根村当作第二故乡。
说到陈焕秋,老郭话里透着欣慰:“我俩分工明确,配合密切。他的优势是政策吃得更透,我对村民相对更相识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俩都想把乡村创建好。”
村里有一处农家院,3排大瓦房。“这是村里一对年轻夫妻开的农家乐,生意不错。”老郭说,“为啥?菜价不贵,情况好啊。反面是山,前面是河,从河里钓上的鱼,片刻就能上桌,多新鲜!要是村里能多开几家,形成规模就更好了。”
北山根村原来是贫困村,2018年乐成脱贫。这几年,陈焕秋和郭瑞民一直琢磨着如何发展财产,向导村民继承增收致富。
“我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乡村旅游搞起来。前两天,已经有投资人来看了。他们爬了后山,对这儿的生态很认可。等杏花漫山遍野,我再请他们来一次。”老郭说。
“这事有谱!”陈焕秋说。
泉源:人民日报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