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67|回复: 0

从娱乐“转型”艺术,澳门还需走几步?

[复制链接]
等级头衔

等級: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成就
威望
0
贡献
58
主题
63
精华
0
走币
133
积分
366
注册时间
2022-4-10
最后登录
2023-9-22

建功伟业

发表于 2023-8-3 13:20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近日,作为今届“艺文荟澳”特展项目之一,由银娱主办、尚晋集团协办的“BE@RBRICK MACAU -全球首个沉浸式 BE@RBRICK 艺术展”(下称“艺术特展”)在“澳门银河”综合度假城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。
酒店成为艺术展览空间、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,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开始与“艺术”“潮流”等标签挂钩。这些举措有哪些意义?依托艺术,澳门又在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上有哪些机遇与挑战?
当酒店成为“艺术馆”
抬起头,一只巨大的BE@RBRICK充气形象正伫立面前,背后是澳门银河的标记建筑。这是全球首个及最高的 MY FIRST BE@RBRICK BABY10000%充气艺术装置,这次在澳门亮出首秀。室内的主展场“银河艺萃”则更成为潮流爱好者的“天堂”,不仅有历年藏品、联手当地艺术家的特别创作,更开发出两处沉浸式体验空间。
而这,只是这次“2023艺文荟澳”活动的冰山一角。“艺文荟澳”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整合当地各界资源、凝聚全球创作力量,打造的全城市规模的双年展品牌活动。从2019年开始、两年一届,今年已是第三届。
“艺以融情,文以通心”,是举办“艺文荟澳”的初衷。为最大化艺术体验与交流,活动打造了政府、企业、艺术家和公共参与的共建模式。除了当地艺术从业者的参与,更联合6个知名综合度假休闲企业进行特展筹划。
2023艺文荟澳主海报
“澳门在艺术时尚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。” 澳门大学传播系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梁蓝波指出。这是一片很小的土地,而这也造就了它在文化、艺术、消费等领域的集中性。此外,澳门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,拥有丰富的国际化资源和开放包容的心态。
2019年韩国崔正化作品《水果树》。图源:艺文荟澳官网
在艺术形象打造上,酒店及度假城成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。一方面,其拥有的巨大空间、丰富业态为艺术产品的展示提供了场景和切入口;另一方面,自带的游客流量和资源也为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展览、作品打下基础。
好比这次“澳门银河”的特展,就是澳门历来最大规模的 BE@RBRICK MACAU 主题展览,不仅邀请逾10名国际及澳门艺术设计大师于度假村打造多个大型艺术装置,更是全球首次以科技、数码艺术等丰富元素糅合 BE@RBRICK,与本届“艺文荟澳”的主题相契。
在《艺力万象:当代艺术与时尚如何助力城市文化发展》艺术论坛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指出,每个酒店都是接近美术馆的空间,关键在于挖掘呈现的方式。“要让艺术不只是被摆放、陈列,更与市民游客产生情感连接点。”
上海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也表现,要让艺术真正产生影响,空间有责任让观众“停下来”。 “可能他只是个来澳门购物的游客,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现某个作品、产生兴趣,就会打开他的感官通道。”要实现这一效果,需要尽可能设置突破点、并与游客观众产生交互。
从量变到质变
那么,艺术能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助力器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
事实上,这样的例子已不胜枚举,好比上海。近年来艺术馆蓬勃涌现,看展已成为当地市民的“微度假”、生活方式;每年定期举办的艺博会,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。艺术,无疑成了如今上海的标签之一。
上海艺仓美术馆
上海艺仓美术馆
“原来城市就是一个文明的加速器,因为人聚的多、信息流通快速,所以可以在很短时间之内量变产生质变。”余光照指出。
对澳门来说,从博彩、购物等传统吸引力、到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,艺术同样是重要的发力点之一。
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,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“核心引擎”的四个中心城市之一。
在建设中,更赋予澳门“以中华文化为主流,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”的时代使命,这既是对澳门多元文化和谐包容、东西方文化交流共存的高度肯定,也是对未来澳门发展的一个期待。
“虽然澳门有很好的文化遗产,但要进入当代艺术,我们不能只停留于此。”梁蓝波指出。好比著名景点大三巴,游客通常因打卡心理到访、不会去看第二次。但当代艺术却在与时代的结合中不断变革,能够吸引更多的“回头客”。
如何最大化吸引力?打造原创性是关键。在梁蓝波看来,这也正是目前澳门所欠缺的。“我们在不断收集别人已有的、用过的东西的同时,更应该去挖掘自身的独特文化、与当代艺术结合。”不然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,用技术进行舶来品的“外包装”,也无法形成自身的竞争力。
另一方面,也要建立完善的生态链。在“艺文荟澳”这类主题活动之外,更要持续性地强化艺术标签、不断放大本土原创性。可能是更多美术馆、博物馆的出现;更多融入街头、商场与酒店中的艺术呈现;更多对本土艺术家的关注和支持。从量变、不断扩大影响力,直至实现艺术领域的突破,乃至城市形象的转型。
南方+记者 叶绮涵
【作者】 叶绮涵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stray仓库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 允许回帖邮件提醒楼主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亲爱的,赶快加入我们吧!
X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公益奉献CG行业领头人-本站已经运营3年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|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Template by Comsenz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 My title page contents

Powered by Discuz!X3.4( 陕ICP备2022002922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